前言
作為一個工程師,除了鍵盤之外,滑鼠也超級重要!
難得看到羅技有出一款「人體工學滑鼠」,
讓人也想體驗看看,到底「人體工學滑鼠」能帶給我多大的省力,
畢竟「手也是一輩子的生產力工具」,花一點錢好好的愛護自己的手,希望是有用的!
因為這是我自己買的XD,也沒有收過任何的業配
(或有人想看再下面留言給我XD)
所以有空再來補體驗心得XD,先讓我用一陣子
這邊先暫時做一個純開箱的照片紀錄
我自己事前查到的評價
除了看 youtube 之外,
我覺得一定要「去現場體驗看看」,
因為這麼特別的滑鼠,沒用過直接買,真的太衝動,
我是賣場先試用過覺得還行,才買下來多體驗看看的!
希望真的能夠幫忙減輕手部負擔!
購入價
我是在 pchome 買的,購入價 $2190,原價 $2490
開箱
△ 收到包裹的樣子,但裡面的東西搖起來就知道,沒塞滿空間,猜是運送過程中一直撞…
△ 開箱後,果然周圍都沒保護XDD 看來真的是運送時一直撞過來… 好險邊邊沒有撞得太嚴重
內容物
△ 不是很好打開的包裝方式,但優點就是這樣確實把本體保護的很好
滑鼠本體
△ 打開背蓋,這裡有一個小特色是磁吸式的蓋子!不過電池… 就感覺不是很現代的設計了
△ 不過裡面有附電池還是不錯的 (有些還要你自己買),撕下來直接用吧!
連結電腦
初次設定
△ 羅技的 app 中也有提示,這一款是為了人體工學而設計的滑鼠!
△ 使用的是 mac,個人習慣是把側鍵的兩個鍵,設定為桌面向左向右!
△ 既然都用這麼高級的滑鼠了,我很習慣直接把敏感度與速度調到最高來使用!讓他精準定位!
使用 & 握給你看 (握滑鼠的手指大概位置)
這邊給大家看握這個滑鼠的時候,手指大概的位置,僅供參考。
羅技神奇的多功能跨平台「黑科技flow」
這隻 LIFT 滑鼠,雖然不是 MX 系列,但一樣有 MX 系列主打的「黑科技flow」,
(而且這滑鼠還比 MX 系列便宜XDD)
以下介紹因為與其他篇是一樣的,就容我複製貼上了XDD
這台電腦複製,那台電腦貼上,不管作業系統,「跨OS」還能「跨螢幕」無痛切換!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羅技的鐵粉,但我怎麼知道,
我想要的功能,他剛好都做出來了XDDD,我也只好買下去了XD
我們來看一次這個能解釋一切的 gif:
因為這個無痛跨「windows」、「mac」電腦的滑鼠與鍵盤,
完全解決我的痛點,甚至「還不用從滑鼠鍵盤底下切換」,
我只能給滿分了,目前沒看過類似的產品,這完全就是我要的!!!
題外話:使用的鍵盤與滑鼠組合為:MX Mechanical + MX master 3
羅技「flow」技術,「鍵盤滑鼠一起」無痛地跨到另外一台電腦
羅技「flow」更誇張的是,滑鼠移動的同時,連鍵盤都可以「自動切換」過去。
多台電腦的概念,直接變成「一組鍵盤滑鼠」,就能實現全部控制。
目前這真的是我碰到最無痛的使用方式了,
以往都還要「按鍵盤或滑鼠的切換按鍵」,這次「直接滑鼠移過去就好了」。
好扯XDDD
羅技「flow」技術,無痛「跨 OS」檔案傳輸
羅技「flow」還有另外一個主打功能,
就是滑鼠拖曳檔案的同時,或是鍵盤複製貼上的時候,
可以直接「無痛的在另外一台電腦上貼上」。
- 讓我們來看看示範 gif,「不管作業系統,這台複製,那台貼上」:
當初我第一次試用這個功能的時候…
我心中全部都是問號...
羅技你不是做滑鼠鍵盤的嗎!!!怎麼搞起檔案傳輸來了!!!
太扯了太扯了!!! (讚到不行的意味,好扯,真的好用)
使用心得
這邊先簡略的寫,因為我也才剛開始使用,
如果未來哪一天有人想看更多的心得,
相信到時我使用已經有使用一段時間,應該有更多可以分享!
歡迎到時再留言給我說想看! (這樣應該更清楚的知道我這不是業配文了吧XDDD)
先說我才剛開始使用XD,使用體驗的時間只有這篇文章,
我必須說,「握感差很多!!!勢必需要再去另外習慣的那種」,
但「使用上沒有太大的不同」,因此這邊就要再去習慣不一樣的滑鼠握法,
至於有沒有比較省力,我覺得有!
最主要的差別是,我們比較像是用「握手」的姿勢,取代傳統「趴在滑鼠上」的姿勢,
這樣的差別,只要使用時間越長應該是一定更有感覺的!
我自己使用一兩個小時後很明顯有感,猜是移動滑鼠的手腕施力方式改變,過程中也省了不少力。
另外我想要特別提這一個「人體工學滑鼠的上一代 MX Vertical」,
我在賣場體驗的時候,第一次就感覺,真的太大…
這一款 LIFT 有特別針對亞洲人的手型設計,猜是有得到不少亞洲用戶的回饋才誕生的,
明明可以算是 MX Vertical 的下一代,但不知道爲什麼沒被擺在 MX 系列(?)
總之,比起上一代 MX Vertical,個人覺得這款的手型更適合台灣人,
但至於習不習慣與要不要買,還是一樣建議「一定要先去賣場體驗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