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為 2018/10/3 基礎攝影 (一) 的筆記
構圖
構圖 = 硬體操作 + 軟體佈局
- 硬體操作:在相機上做的事
光圈、快門、感光度(ISO)像素焦距
- 軟體佈局:對現實的選擇與取捨主體背景/前景距離角度
構圖的定義
- 廣義:影響畫面構成的任何要件
- 狹義:著重軟體的佈局
選擇主體、背景、控制距離和角度
如何構圖?
構圖的精髓在於“選擇”,選擇留下重要的東西,
不重要的就要”捨棄“它。
對於畫面,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主體
“誰”當主體主體放“哪”。
容易成為主體的事物
人物動物物品風景建築光線
常見構圖法
– 太陽構圖(中心點構圖)
主體放在畫面正中央
特性:
- 優點:一眼就能辨認主體
- 缺點:單調、缺乏變化
- 訣竅:謹慎控制主體大小、比例
– 井字構圖(三分點構圖
將主體放在畫面橫直三等分的等分點上
特性:
- 適合人像拍攝
- 畫面穩定又不失流動感
- 安全、不易拍壞
訣竅:
- 需注意主體的方向性
- 善用背景與主體互動
缺點:
- 人物攝影放中間,一眼就看出要拍什麼,
- 少了背景、環境、故事
反例:視線困在角落,負面情緒、封閉、失落
背景/前景
背景(或近景)有襯托主體的功用,可強可弱,但盡量避免反客為主
背景與主體為互補關係,也是需要相互調配的比例關係
三分構圖
- 將畫面劃分成前景、中景、背景,三個部份各有內容,相輔相成
- 特性:適合應用在風景攝影
優點:
- 有層次感、距離感、立體感
訣竅:
- 加強前景與背景的動能
簡化:二分法
- 透視點構圖
利用背景的空間關係
畫面的延伸、路的延伸特性:
具有深度視覺效果(空間感)
以假想之透視線引導視覺方向訣竅:
尋找具延展性、重複性、規律性的物體
把主體的動能放到空間裡
距離
- 景深
- 主體所佔比例
角度
- 水平方向
拍物體的:正面、側面、背面 - 垂直方向
拍物體的 仰角
上寬下窄:正梯形俯角
上窄下寬:倒梯形(自拍用)平視角
平的:長方形小活動:
- 拍攝具高度、垂直於地面的物體(人亦可)
- 用仰角、俯角、平視角在同一地點各拍一張
- 觀察在這三個畫面中,主體有什麼不同?
手機怎麼攝影?
- 構圖精準
- 曝光正常:調整EV值、曝光三角
- 畫面穩定:拿好手機、安全快門
拍一張照片需要完成哪些事?
- 選好器材
- 打開電源/App(還有鏡頭蓋)
- 調整構圖
修圖
最主要的修圖:
裁切畫面
調整明暗
參考:
* 曝光度+
* 陰影+
* 亮部-
顏色
飽和度+ 顏色跑出
清晰
效果:清晰、去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