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篇是給 linux ubuntu mac 終端機 (terminal) 新手使用者的教學總整理,
(最最最基本那種,一定要知道的)
基本上只會寫到「重點中的重點」,如果需要各個指令詳細的內容,
請再去尋找各篇文章閱讀XD
持續更新:個人認為常用,且新手必須知道的
先備 – 基礎路徑知識,簡易理解「相對路徑」與「絕對路徑」(重要)
「相對路徑」與「絕對路徑」的觀念個人認為非常重要!!!
如果這個概念沒搞清楚,輕則找不到檔案而已,似乎還好。
但重則可能會導致刪除整台電腦所有東西!!!這樣還不重要嗎!
以下內容使用此範例:假設有一張圖片的路徑在:「/home/ubuntu/Desktop/test_result/out.jpg」
相對路徑
「.」表示目前我們所在的路徑,以上面的例子,
假設我們目前所在的路徑為桌面(/home/ubuntu/Desktop,可以用「pwd」查看)
以上面為例,圖片路徑就是 「./test_result/out.jpg」
我們從(桌面)這個路徑底下找 test_result 這個資料夾中的 out.jpg。
就會是我們儲存圖片的地方。
絕對路徑
絕對路徑就是檔案完整的路徑,也就是「/home/ubuntu/Desktop/test_result/out.jpg」
這種寫法非常的明確,但相對的缺點就是彈性非常的差,
如果今天將我們的 code 換了一台電腦執行,
甚至只把資料夾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絕對路徑馬上就找不到我們要的檔案了。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多使用「相對路徑」哦~
雖然我剛學的時候也覺得「絕對路徑」真的很明確很棒XDDD
題外話,但很重要!
在網路笑話(?)當中常常有人提到 rm -rf / 這個指令,
但如果當真實發生在你身上時可能就笑不出來了XDDD,
(可能整個公司的資料都完蛋)
這個指令就是「強制移除(rm -rf)」從「根目錄(“/”)」底下的所有檔案,
等於把整台電腦都刪了!而且通常「難以救回」
個人認為與其擔心發生這樣的事情,不如搞清楚這指令是怎麼回事,
才是真正有效預防的方法,而不是因噎廢食而不敢使用 rm -rf
檔案路徑相關總整理
指令 | 功能簡述 | 補充說明 |
---|---|---|
cd | 切換資料夾 | 記法:change directory |
ls | 查看資料夾內檔案(只有檔名) | |
ll 或 ls -l | 查看資料夾內檔案(完整資訊) | |
pwd | 查看目前路徑 |
檔案處理相關總整理
指令 | 功能簡述 | 補充說明 |
---|---|---|
mv | 移動檔案 | mv a b 將 a 移動到 b / 記法:move |
mv | 重新命名 | mv a b 將 a 重新命名為 b / 記法:move |
cp | 複製檔案 | cp a b 將 a 複製到 b / 記法:copy |
rm | 移除檔案(請謹慎使用) | rm a 移除 a 檔案 / 記法:remove |
rm -f | 「強制」移除檔案(請謹慎使用) | rm -f a 「強制」移除 a 檔案 / 記法:remove, -f = force |
rm -r | 移除資料夾(請謹慎使用) | rm -r a 移除 a 資料夾 / 記法:remove recursive |
rm -rf | 「強制」移除資料夾(請謹慎使用) | rm -rf a 「強制」移除 a 資料夾 / 記法:remove recursive, -f = force |
原本想說只要把 含有 「-f」的指令特別說要謹慎使用就好…,
但後來想想可能大部份剛踏入這個領域的人,都還對電腦有「資源回收筒」的概念!
注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