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展開全部 | 收合全部

分類

展開全部 | 收合全部

【tmux #0】好用的終端機管理工具 – tmux (類似 screen 的進階版) | (updated: 2023/12/14)

前言

screen 如果是基本版的終端機管理工具,
tmux 就是進階版的,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功能,
這篇稍微整理一下我會用到的東西。

這邊只有整理我常用的功能,因此「不是完整的功能整理」。

安裝

  • linux:
sudo apt install tmux
  • mac:
brew install tmux

先講結論,一張圖整理完我常用功能 「開啟 / 關閉」

sessions 與 windows

我們在使用 screen 的時候,
預設就是一個又一個的 terminal shell,
但有時後我們會想針對這些 shell 做更多「不同任務上的管理」,

例如:一些 shell 負責 A 任務,一些 shell 負責 B 任務…

這時候如果是 screen,我們會看到終端機完全混在一起,
透過 tmux,我們可以直接進行上述更完整的管理。

如果從上面的例子「一些 shell 負責 A 任務,一些 shell 負責 B 任務」
sessions 就是可以負責幫我們開一個 A 任務的 session,
而 windows 就是可以幫我們開多個 shell

架構圖示大概是

  • tmux
    • sessions
      • windows

個人常用指令

因為快速鍵「ctrl + B」太過常用,以下 「c+b」 皆等於 「ctrl + B」

啟動 tmux

tmux

session 類

啟用新的 sessions

  • 啟用新的 sessions

如果是在 tmux 外面,直接 tmux 即可

tmux
  • 啟用新的 session 並命名
tmux new -s <session name>

查看現有的 tmux sessions

  • 查看現有的 sessions (windows 只會計算數量)
tmux ls

detach (暫時離開) sessions

  • detach sessions
c+b d # (detach)

kill sessions (kill windows 也可以)

快速砍視窗

c+b w # 先查看所有 windows
t # tag, 想砍的打上記號
X # 砍掉

attach session

  • 如果都不指定,那就是回到最近的 session (最方便)
tmux attach
# or
tmux a
  • attach 回指定的 session
tmux attach <session-name>
tmux attach -t <session-id>

windows 類

「在一個 session」中啟用新的 windows

  • 啟用新的 windows
c+b c  # (create)

查看現有的 windows

  • 查看所有的 windows (非常好用!!!)
c+b w # (select window)

切換 windows

我們一樣也可以用查看所有的 windows,同步做到切換的功能 (非常好用!!!)

c+b w # (select window)

如果只是單純要切換到已知編號的視窗:

c+b <number of window>

刪除 windows

也就是關掉 windows 與其包含的所有 panes

方法1: 「c+b &」

c+b & 

方法2: 透過「kill-window」指令

:kill-window -t <window-number>
  • 「:kill-window -t 」等效於直接輸入
tmux kill-window -t <window-number>

查看歷史內容

倒退查看歷史內容 scroll tmux

因為 tmux 實際上顯示的內容並不是照著視窗在走,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倒退查看之前的 log,

c+b [ # [, 上括弧 我是記有種往前推的感覺?
按方向鍵
q # 退出

(進階) 修改最大歷史紀錄

因為預設的行數有限制 (也避免佔用系統容量),如果要更大的空間我們需要手動修改。

最主要是要新增「~/.tmux.conf」這份文件

echo "set -g history-limit 10000" >> ~/.tmux.conf
  • 10000 可以改任意數值,越大可以有越多的歷史紀錄。

(進階) 切割畫面 (使用 pane)

切割畫面個人認為屬於比較進階的功能,
我們可以透過 tmux 直接實現切割畫面

有些 terminal app 設計上也已經有內建這樣的功能,不過 tmux 更好用的地方是在於他是「自身」就能夠進行畫面分割,無須下載新的 terminal app。

這時我們的階層會變成像這樣

  • tmux
    • sessions
      • windows
        • panes

每一層都可以開啟多個下一層。

這時候我們可以下「c+b %」、「c+b “”」
(我的記法:把 % 看的有點像 o|o ,所以是直的,另外「 ” 」就記…. 有兩個單撇XDDD 超爛我知道)
在不同的 pane 之間切換,我們可以下「c+b 上下左右」,就可以切換了

這邊要記得,因為可以連續切換,所以在「換到想要的 pane」之後記得先停頓一下

pane 縮放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對於視窗進行調整,這時候我們可以下「c+b(按住) 上下左右」

快速排版 pane

如果透過上面的方式,有時候我們會把版面弄得很亂,
這時候只需要輸入「c+b space」,就可以快速整理成對齊的樣子。

可以多按幾次,切換不同種預設的排版。

關閉 pane

方法1: 「c+b x」

使用 x 他會再跟你確認一次,這時候按 y 即可刪除。

方法2: 「c+d」

這方法不會再跟你確認一次,會直接刪掉 pane。

方法3: 使用「c+b :」先叫出功能表後,輸入「:kill-pane」即可刪除。

範例:在特定的 pane 裡面「:kill-pane」,砍掉該 pane

  • 「:kill-pane」等效於直接輸入
tmux kill-pane

問題解決:關於 tmux 畫面出現切割的問題 (tmux resize window)

原因

主要發生原因是同時有多個 shell attach 至同一個 terminal,
因為是「同一個 terminal」,會自動符合某一個 size

解決方法

將 terminal detach 即可,不過有時候可能因為有「斷線」的情況,
導致我們無法回去該 terminal,並進行 detach,
此時我們可以使用「c+b shift+D」(detach target window,是以 window 為單位),
來快速的 detach 各個尚未 detach 的 terminal。

Reference

⭐Linux 指令 相關文章整理 (此表最後手動整理時間:2022/10/5) ⭐:
⭐Linux 終端機 (terminal) 操作、shell 篇⭐:
1.(terminal指令 常用總整理)【Linux】linux/ubuntu/mac 基礎終端機 (terminal) 指令 & 基礎知識總整理,初學者/新手 必須知道的基礎指令 & 基礎知識大全(持續更新)
2.(terminal快速鍵 常用總整理)【Linux】linux/ubuntu/mac 基礎終端機 (terminal) 快速鍵/小技巧,初學者/新手 必須知道的一些實用功能!(持續更新)
3.【Linux】好用的終端機管理工具 – tmux (類似 screen 的進階版)
4.【Linux】終端機小技巧 – default start screen treminal,無縫接軌任何電腦,繼續使用同一個 terminal 殘留下來的訊息
5.【Linux】z,zim 套件中最快搜尋指定資料夾的套件,以後不用 cd 之後再慢慢 tab 尋找路徑了!
6.【Linux】zim (+zsh) – 也許是目前最快也最實用的 linux terminal 與套件,直接把終端機開發效率飆升到最高
7.【Linux】終端機小技巧 – sudo 補上快速完成 (終端機指令小祕技)
8.【Windows】也許是 windows 上最貼近 linux 的 terminal,安裝 fluent terminal,在 windows 上使用 zsh (oh-my-zsh)
9.【Linux】透過 screen 讓 terminal 內的工作內容可以無縫接軌到任何電腦 (儲存當下 terminal 內容),並可以繼續操作
⭐Linux 基礎指令篇⭐:
1.【嗡嗡精選】ubuntu 個人自用小抄 (last update: 2022/6/24)
2.【Linux】(作業系統基礎知識) 簡單理解「相對路徑」與「絕對路徑」,程式設計 初學者/新手 必須知道的路徑知識總整理
3.【Linux】linux ubuntu 中利用 mkdir 建立資料夾 相關參數總整理 (必定建立資料夾、修改資料夾權限 777)
4.【Linux】linux ubuntu 使用 terminal (終端機) 關機 shutdown、重新開機 reboot 的方法
5.【Linux】小知識 source 與 bash 執行 script 的差別
6.【Linux】在 ubuntu terminal 中 執行關機、重新開機指令 (shutdown, reboot)
7.【Linux】在 terminal 中 設定 ssh alias (bashrc, zshrc 中使用 alias)
8.【Linux】Ubuntu 上安裝軟體的方式筆記 apt, apt-get, dpkg 總整理
9.【Linux】在 Linux 中查看 cpu, gpu 資訊
⭐Linux 搜尋相關⭐:
1.【Linux 搜尋相關 #1】在 terminal 的各種搜尋大全, ack, grep, find 個人經常使用情境整理
2.【Linux 搜尋相關 #2】linux ubuntu 使用 grep, awk, xargs 尋找需要的資料,快速濾出/篩選 結果欄位 所需要的資訊 (內附圖文說明) filter column
3.【Linux 搜尋相關 #3】linux, ubuntu 使用 ps, grep, pgrep 找到 執行中程式的相關資訊 與 pid (ps aux, ps -ef)
4.【Linux 搜尋相關 #4】linux ubuntu 中利用 grep 蒐集 log 或任何文件內的訊息 (grep -A -B -C 的範圍搜尋)
⭐Linux 網路相關篇⭐:
1.【Linux】利用 ifconfig 查詢 ip 並用 scp 傳送資料 – linux, ubuntu 基礎終端機指令學習 sample code (內含範例程式碼)
2.【Linux】使用 sshfs 連線 將遠方磁碟當作像是在自己電腦的硬碟 mount disk on other computer
3.【Linux】使用 curl 將網路上的檔案 透過終端機 terminal 的方式下載 download
4.【ssh】透過建立 ssh authorized_keys 讓 VScode 繞過輸入 ssh 密碼 or 達成 ssh 免密碼登入 (last update: 2022/9/12)
5.【Linux】透過 ssh config 設定 port forwarding,透過 local 網頁指定 Port 看到遠方主機對應的 Port 資訊 (內含 ssh config 設定整理)
6.【Linux】修改 ssh config 取主機暱稱 | 透過 ssh authorized_keys 公私鑰,達成 ssh 免密碼登入
7.【Linux】在 terminal 中尋找 username, hostname 作為 ssh 連線的方式 (以連線到 raspberrypi 為例)
8.【Linux】透過 ssh 使本地 port 連接遠端 port 的內容 (ssh use local port to connect remote port)
9.【Windows】在 windows VScode 透過 ssh 連線至遠端 Linux Docker container (2022/3/13 新增方法)
10.【Windows】將 anydesk 作為 VPN 跳板 (建立 tcp tunnel),使用 ssh 進行遠端連線開發 (Windows anydesk ssh command line)
11.【Mac】在 Mac 開啟 ssh 的方法,從外部主機 ssh 連線至 Mac,ssh Mac localhost
12.【Mac】將 anydesk 作為 VPN 跳板 (建立 tcp tunnel),使用 ssh 進行遠端連線開發 (Mac anydesk ssh command line)
13.【Linux】將 anydesk 作為 VPN 跳板 (建立 tcp tunnel),使用 ssh 進行遠端連線開發 (anydesk ssh command line)
14.【MobaXterm】在 Windows 中使用 MobaXterm VPN 連線至遠端系統 (linux, ubuntu) 遠端 ssh 顯示畫面
15.【Linux】ubuntu/mac 安裝 sshpass,讓 ssh 可以免密碼直接登入,使用的效率更高
16.【Linux】在 Linux 中 設定 X11 forward ssh 使遠端畫面能顯示在本地端
17.【OpenVPN】mac 使用 OpenVPN 建立 VPN 遠端連線的方法 (全圖文說明)
⭐Linux 檔案處理相關⭐:
1.【Linux】linux, ubuntu 壓縮檔案常用指令 tar gzip zip 7z 壓縮檔案切割、壓縮檔案加密 與 解壓縮套件安裝方法 (內附圖文說明)
2.【Linux】Linux 查詢資料夾內的檔案數目 ls -1 | wc -l
3.【Linux】linux ubuntu 中利用 tail -f 可以查看 log 並不斷更新
4.【Linux】在終端機 terminal 使用 ln -s 建立如 windows, mac, ubuntu 檔案系統上的捷徑 – 軟連結 (Symbolic Link)
5.【Linux】linux, ubuntu 使用 split 指令檔案切割、檔案合併
6.【Linux】Linux 運用 sed 進行檔案內容的取代 instead 用法
7.【Linux】mac/ubuntu 如何利用 terminal 打開 GUI 資料夾總整理
8.【Linux】透過 Rclone 掛載 google drive,達成本地檔案總管 / terminal 訪問 的效果 (rclone mount google drive)
9.【Linux】使用 Rclone 完成 google drive mount,使用終端機操作 google drive,將 google drive 作為本地硬碟使用 (ubuntu, mac, windows)
⭐Linux 特殊應用篇⭐:
1.【Linux】Linux 增加 swap 的虛擬記憶體空間
2.【Linux】在 Ubuntu (Linux 系統) 上透過 / etc/fstab 安裝新的硬碟、新增硬碟容量 (SSD, HDD) (內附圖文說明)
3.【Linux】linux / ubuntu 複製硬碟的方法 copy all disk
4.【Linux】(內附圖文說明) ubuntu 停止自動更新的方法 disable auto update
5.【Linux】linux/ubuntu 下執行 anaconda-navigator 的方法
6.【Linux】linux ubuntu 使用 flock 建立程式執行時的順序控制, 固定系統執行的 process 數量 (確保程式執行順序)
⭐Bash 自動化程式撰寫⭐:
1.【Bash】echo,bash 的 hello world 基本教學,開始自動化程式的第一堂課 / 撰寫腳本,利用 echo 顯示變數
1.【Bash】(內含範例程式碼) Linux terminal 取得 (資料夾內) 所有的檔案名稱 (bash get all file, bash glob, parse file)
1.【Bash】什麼是 #!/bin/bash, #!/bin/sh,為什麼要加在 script 前面 (問題解決:sh, bash 的不同)
⭐Linux 文字編輯器相關⭐:
1.(vim指令 常用總整理)【Linux】linux/ubuntu/mac vim 的 新手/初學者 的基礎使用指令 與 個人常用功能總整理 (持續更新)
2.【Linux】linux/ubuntu/mac nano 的 新手/初學者 的基礎使用指令 與 個人常用功能總整理 (持續更新)
⭐Docker 相關⭐:
1.【Git】- 03 | 第一次將 git 的內容推上 (push 上) 雲端 (此處雲端以 github 示範)
2.【Docker】建立一個有桌面 GUI 的 container, 透過 xrdp 建立桌面
3.【Docker】利用 VScode 透過 ssh tunnel 直接連線到遠端 Docker 的 container 中進行開發
4.【Docker】在 windows 上使用安裝並使用 Docker (全圖文說明) windows 安裝 WSL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Git 相關⭐:
1.【Git】- 03 | 第一次將 git 的內容推上 (push 上) 雲端 (此處雲端以 github 示範)
2.【Git】git 小技巧 – git checkout 快速切換為上一次使用的 branch / git branch 自動完成 (git checkout branch without typing full name)
3.【Git】2 – (git local) 透過 git 修改過去的錯誤 commit (時空倒流),git 錯誤處理 (建議先學的 git 基本實用功能)
⭐ffmpeg 相關⭐:
1.【ffmpeg】利用 ffmpeg 來直接修改影片的對比度、亮度、飽和度 (contrast, brightness, saturation)
⭐一些我自己用的腳本⭐:
1.【Linux】自動化腳本 / linux ubuntu 上純使用 terminal 安裝 anaconda (install anaconda without GUI)
2.【嗡嗡精選】自動化腳本 / 個人自用 alias, 加快我們使用 terminal 開發的效率
3.【Linux】在 fish terminal 初始化 anaconda
4.【Docker】自動化腳本 / 自動初始化 container , auto run container setting script
5.【Linux】自動化腳本 / 安裝 fish, oh-my-fish (問題解決:omf theme not working)
6.【嗡嗡精選】自動化腳本 / 安裝 zsh, oh-my-zsh, powerlevel10k
7.【Linux】自動化腳本 / 自動建立資料夾路徑 auto make folder script
8.【Docker】自動化腳本 / 自動 commit container 為 tar 腳本, auto commit container to tar script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幫我按讚~ 讓基金會請創作者喝一杯咖啡!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在下方【按五下Like】 (Google, Facebook 免註冊),會由 「LikeCoin」 贊助作者鼓勵繼續創作,讀者們「只需幫忙按讚,完全不用出錢」哦!

likecoin-steps
Howard Weng
Howard Weng

我是 Howard Weng,很多人叫我嗡嗡。這個網站放了我的各種筆記。希望這些筆記也能順便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們!如果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歡迎幫我點讚哦!
另外,因為定位是「個人的隨手筆記」,有些文章內容「⚠️可能我理解有誤⚠️」或「?只寫到一半?」,如果有發現這樣的情況,歡迎在該文章的最下面留言提醒我!我會儘快修正或補上!感謝大家的建議與幫忙,讓網站能變得更好?

文章: 890

★留個言吧!內容有誤或想要補充也歡迎與我討論!